close
王秀芝:盤起大辮子藏情報
2017年03月16日14:54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王秀芝:盤起大辮子藏情報
王秀芝
“想起那段跟日本鬼子迂回戰鬥,送情報的日子,我的心就撲通撲通地跳。”膠州市膠北街道辦事處柏蘭村92歲的抗戰老兵王秀芝激動地說。
三八婦女節前夕,記者見到王秀芝老人時居家電動床評價,被她十足的精神頭和幹淨利索勁兒所吸引。雖然臉上佈滿褶皺,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說話鏗鏘有力。
喬裝打扮 巧送情報
1925年,王秀芝生於老人電動床膠縣蔡傢寺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傢庭。在她14歲時,母親不幸去世,留下一個大她兩歲的姐姐,和一個小她6歲的弟弟。姐弟三人與父親相依為命,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飽受戰爭之苦。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為艱難的一年,日軍對八路軍“五一”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敵後根據地也遭受極大損失,膠縣的地下黨組織,堅持與敵人作鬥爭,並努力發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抗日隊伍中來。“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陰歷7月15日鬼節,姐姐神秘地將我領到村西頭大院內,問我願不願意跟著打鬼子幹革命。我說,那當然願意。接著一下子出來好幾個人跟我握手。”就這樣,年僅17歲的王秀芝在姐姐和另一位黨員的介紹下,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因要照顧年幼的弟弟,王秀芝被安排在南梁傢屯、北梁傢屯、宋傢屯、閆傢屯四個附近的村莊秘密傳送情報。
從所在的敵後工作站到下轄的幾個情報點送信,王秀芝每次都要經過敵人的幾個哨卡,穿梭往來於敵人的眼皮底下。
第一次送情報,王秀芝按照隊長的指示,買瞭幾塊點心放在籃子裡,把需要傳送的情報藏在籃子裡。路上,她既緊張又害怕,生怕遇到日本兵,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打亂組織的計劃,給組織造成損失。她心裡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要怕!不要怕!腦子裡溫習著出門前老同志囑咐她的話:“遇到鬼子,就說要去隔壁閆傢屯探親。”
路過閆傢屯哨卡時,果然遭到瞭偽軍的盤查:“上哪兒去?”“走親戚,帶的點心,老總你吃塊吧。”說這話時,王秀芝心裡嚇壞瞭。偽軍搶瞭幾塊點心把她放走瞭。走出去好遠,王秀芝才敢大口喘氣。其實之前她已經練習過好多遍,去閆傢屯哪傢親戚,門牌號多少,姓名都一一熟記。就這樣,她緊緊地挎著放情報的小籃子,安全地完成瞭第一次任務。
“區公所的信交給我,我就往下送﹔下邊的信交給我,我就往上送。當時都是有保密紀律的,不能告訴接情報人的名字,隻告訴地址。我腦子好使,方向感強,很快就把情報送到瞭。”王秀芝說。
有瞭第一次的成功經驗,王秀芝心中鼓起瞭勇氣,信念開始堅定起來。她想瞭很多辦法送情報:用麻繩把長長的大辮子盤起來,將情報塞到頭發裡﹔把手裡挎著的小籃子摳開一個小窟窿,把情報塞進去﹔甚至想出把情報粘到腳底的主意……說起這些來,王秀芝激動地將腿盤起來,越講越起勁。
一次,王秀芝去送一份重要情報,將情報塞在竹筐裡,上面蓋上雜草,假裝到坡裡挖野菜、打豬草。她邊打豬草,邊觀察身前身後的動靜。突然,在前方不遠處的草叢中有窸窸窣窣的響動。很快,兩管黑洞洞的槍口抵在瞭她胸前。“站住,幹什麼的?”埋伏在草叢中的兩個偽軍兇神惡煞般地問。她略略一驚,立馬鎮靜下來:“挖野菜、打豬草的。”她一邊回答,一邊把竹筐拿給他們看。一個偽軍想把手伸到筐裡,王秀芝把竹筐往身後挪瞭挪,繼續說:“村裡保長給我們講瞭,老總每天剿匪,很辛苦的,要我們給你們送豬犒勞你們。可我傢兩隻豬太小,我想到坡裡多打點草給豬吃,讓豬快快長大,給你們送去……”兩個偽軍一聽,裂開大嘴,高興地把王秀芝放走瞭。
有時,沒有送出的情報需要由王秀芝暫時保管,為瞭防止被敵人發現,她把情報塞到屋頂的夾層裡。傢裡住的房子低矮潮濕,看這天天氣晴朗,王秀芝把情報放到小院裡晾曬,誰料到,院子外突然響起前屋二嬸的叫聲:“三兒(王秀芝排行老三),鬼子來啦!”情急之下,王秀芝一把抓起情報跳到南屋門後。身材瘦小的她,緊緊貼在門後面。這時,日本兵破院門而入,拿著刺刀到處搜查。透過門縫,眼看著日本兵直奔南屋越走越近,王秀芝的心提到瞭嗓子眼兒。“砰”一聲,日本兵把南屋的門踢開瞭,一腳邁進來,踩到瞭王秀芝的衣襟。“我那時真的是大氣不敢喘,幸好南屋沒有窗非常黑,鬼子看不清沒進,鬼子腳下就踩著我的衣服角,我嚇得渾身哆嗦。”說到這兒,依稀能感受到王秀芝當時的緊張。
巧妙設伏 智鬥敵人
在不斷的磨礪中,王秀芝積累瞭豐富的戰鬥經驗。1944年抗日戰爭到瞭白熱化階段,一天,傢裡突然闖進一個日本兵,他那滴溜溜的眼神至今仍讓王秀芝“心有餘悸”。日本兵進門後看瞭看,抓起表姐就往外拖,當時傢裡隻有王秀芝、嬸子和表姐三人,日本兵腰裡還別著匣子槍。
“怎麼辦?”王秀芝靈機一動,抄起一個掃帚砸向日本兵的後腦勺,高聲喊著“快跑!”希望表姐能借此機會掙脫日本兵。與此同時,自己則一個健步從窗口跳出,直奔院子後門喊父親。父親聞聲趕來時,正好碰上日本兵追表姐。日本兵拔出盒子槍,“呯”的一聲,父親應聲倒地。王秀芝嚇壞瞭,但是她不敢猶豫,她身上還有需要送出的情報。顧不上傷心,她翻身順著牆外的土坡滑下,跑向瞭墨水河邊。
這一天,王秀芝度日如年。第二天夜幕降臨,她才敢偷偷摸回傢裡,看到父親安然無恙,懸著的心終於放瞭下來。原來日本兵的確向父親開瞭槍,但是個哪裡買電動床空包彈,父親撿回一條命。
“遇到鬼子掃蕩全村時,更是緊張,覺得自己責任重大。”王秀芝說。那天,她接到情報,日本兵要對附近幾個村莊進行掃蕩。王秀芝趕緊跟村裡的幾個黨員骨幹商量,把村裡群眾轉移出去。時間緊,任務重。她飛快地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挨個通知準備轉移。為瞭保証老弱病殘的婦女、兒童、老人能夠及時轉移,她找來一輛手推車。老老少少剛剛出瞭村,就發現日本兵到瞭。這時村民李大媽發現自己的小孫子鬧鬧沒跟來急壞瞭,為瞭穩定大傢的情緒,王秀芝趕忙說她回去找,其餘人繼續往樹林裡趕。
王秀芝知道進出村的大路隻有兩條,機警的她從村中小路繞道來到李大媽傢,發現鬧鬧不在。這時王秀芝已經急出一身汗,眼看著日本兵就要挨傢挨戶掃蕩過來瞭,這可怎麼辦?是不是跑到鄰居傢玩蛐蛐去瞭?王秀芝急忙翻牆來到隔壁傢,果然,鬧鬧在院子牆角蹲著玩呢。來不及多說,王秀芝拖著孩子就往外跑。這時,日本兵已包圍瞭大半個村,王秀芝爬上牆頭,偷偷觀察瞭一下,東邊還沒有敵人。她趕忙帶著鬧鬧沿著村東小路跑到玉米地裡,趁著玉米地高,他倆貓著腰一路小跑,跑到瞭偏僻處。
為瞭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王秀芝積極參加戰鬥訓練:打綁腿、腰系武裝帶,身上背著背包,背上插著大片刀,出操、站崗、放哨、練刺刀。在王秀芝的帶動下,村裡的一些婦女也紛紛加入到訓練中來。她們沒事就在河灘上、打麥場上、房前屋後積極訓練,站崗放哨監視敵人一點不比男人差。由於王秀芝工作積極、成績突出,經常受到上級的表揚,成瞭遠近聞名的婦女幹部。
積極支前 永跟黨走
1944年,王秀芝開始擔任婦救會小隊長,在村裡成立瞭宣傳隊、秧歌隊,積極慰問八路軍和照顧抗日軍人傢屬、烈屬,擔水送柴,問寒問暖,逢年過節還會組織村民群眾給烈軍屬送慰問品以及進行小型文藝演出。
為前線八路軍做軍鞋、軍衣、擁軍袋等是婦救會的另一重要活動。納鞋底沒有麻線,她就用野麻和榆樹皮,做鞋沒有佈,就拆下傢裡的被面做鞋面。在她的帶領下,全村婦女特別為革命戰士制作瞭鑲嵌著紅黃藍白黑5種顏色的擁軍袋200多個。她還帶領婦女們動員自己的丈夫、親人積極上戰場殺敵,其中王秀芝自己就做通瞭5個人的工作,讓他們順利地參加瞭八路軍。“其實我們都是貧苦大眾出身,大道理不用多說,都明白,就是有些婦女同志舍不得,但是大敵當前,保國傢就是保小傢啊。”王秀芝說。
居家病床價格 嫁給烈屬傢庭是王秀芝鐵心跟黨走的又一重大抉擇。1948年秋天,她聽說柏蘭村的解放軍戰士王增義在解放濟南戰役中犧牲瞭。王增義的母親去世得早,傢中隻剩瞭他患有疾病的父親王作連和弟弟王增智,生活十分艱難。王增義寫有“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父未能侍奉”的傢書以及生前戰地日記等傳回傢鄉後,感動瞭周圍村莊的所有群眾,也深深打動瞭王秀芝。為瞭革命事業,王秀芝一直未談婚論嫁,當有媒人撮合王秀芝嫁給烈士傢屬王增智時,她想都沒想就答應瞭。1951年冬天電動床價格,王秀芝嫁給瞭比自己還小的王增智。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黨員,王秀芝依然時時處處做排頭兵。她帶頭參與沖破封建禮教、爭取男女平等的自身解放運動,對帶辮子、綰簪的、纏腳的婦女進行耐心教育。白天她組織大傢努力工作,到瞭晚上便踴躍報名夜校掃盲識字。她還組織全村婦女參政議政民主選舉村幹部,並引導她們投入沖破封建禮教、爭取男女平等的自身解放運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她們徹底沖破“思想牢籠”,以新的思想和精神狀態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來。
1955年,王秀芝被選為村優秀婦女代表。她既幹男勞力的活,又做女勞力的事,用她自己的話說,組織讓去哪兒就去哪兒,有任務就上,沒有任務就要時刻準備著上。
1958年,王秀芝又被選為後勤組長,帶領著六名女同志為全村勞動力做飯。“這可是個大活兒!”王秀芝為瞭保証村裡每個人的飯量公正,分飯時她一勺一勺數著,就連剩下的鍋底她都不讓隨便動,“公傢的糧食,分分毫毫都要用在刀刃上”。她每天精打細算著怎麼給組織省錢,又要讓大夥兒吃得好。幹活之餘,她還自學算盤,平常幹活沒時間,她就利用燒水的時間學習,九九口訣、加法口訣等等都是王秀芝在那個時候學會的。“那時候每天都會用算盤記記用瞭多少糧食,還剩多少,不過現在長時間不用想不太起來瞭。”王秀芝笑著說。
王秀芝雖然隻是粗通文字,但很喜歡讀書看報,隻要看到“有字的紙”就捧在手裡,認真地看、細細地讀,雖然讀起來挺費勁,但她總是堅持看完。她愛聽廣播、看電視,關心國傢大事。她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晚必看《新聞聯播》。
王秀芝的兩個孩子都患有疾病,一個雙目失明,另一個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但王秀芝從來沒向組織索取過,她說:“我自己能照顧,絕不給組織添麻煩。”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她和丈夫堅持自己照顧孩子,鼓勵孩子堅強生活。1999年,她的丈夫王增智因病去世,從此隻能靠王秀芝一人擔當起照顧孩子的重擔,無論責任田的管理,還是孩子們的衣食負擔,都由王秀芝自己操辦。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瞭。現在我吃得好住得也好,組織待我好啊,前兩年把我那個小屋改建成大瓦房。”如今,王秀芝老人,已是滿頭銀發,手指彎曲,但她仍記得當年入黨宣誓時的誓言:“永遠跟黨,永不叛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記者 陳巨慧 通訊員 李穎慧 秦青華)
今年中央和地方人事互調:"60後"成主力
3月份,國務院先後發佈兩則任免消息,其中涉及5名省部級官員從地方調任中央單位任職。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統計,今年從地方到中央任職的省部級官員至少8人。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人事交流由來已久,既有從地方赴中央單位任職,也有從中央“空降”地方任職。根據記者統計,今年從中央赴地方任職的省部級官員至少5人。【詳細】
學習路上|中國領導幹部資料庫
F459562A531A953D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